女性吸毒的社会家庭原因

2020年11月29日23:52:16禁毒知识女性吸毒的社会家庭原因已关闭评论

女性

女性吸毒人员相较于男性吸毒人员固然是弱势群体,无论从生理因素,抑或是心理因素。从戒毒角度讲,就戒毒的用药,也是和男性不同。

本文根据100多名女性吸毒人员的调查问卷,来探究她们吸毒的原因,以及面临的困扰。这对帮助她们保持操守,以及预防女性吸毒该采用何种宣传方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女性吸毒的社会家庭原因及对策探究 ———以女性强戒人员调查为视角,

在随机抽取的100名女性强戒人员中,年龄在36-50岁的占56%;初次吸毒年龄在17-25岁的占47%;吸毒10年以上的人占47%;离婚的占23%;入所前无职业的占52%;无固定收入的占5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经济耗费每天200元以上的占31%。初次因好奇吸食毒品的人占45%;二次复吸因精神空虚的人占43%;毒友引诱的占25%。有35%的人认为回归社会最大的苦恼是被社会歧视;有35%的人表示出所后会努力戒断毒品;有65%的人表示坚决戒断毒品。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吸毒人员普遍涉毒年龄偏小,初次吸食毒品的人员大多年龄在25岁以下;吸毒时间长,在所的女性强戒人员以36-50岁的人员为主,吸毒时间多在10年以上,其中70%以上的人员属于“多进宫”,最多的曾经达到7次。年龄跨度大,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不同年龄之间接受教育程度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程度低,大部分人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差,这是女性吸毒人员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也是场所难矫治的根源之一。

行为特征
行因心而成。女性吸毒人员由于吸毒成瘾导致心理失衡,因而产生许多行为上的变异,反映在社会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行为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吸毒者的行为表现,处处都带有吸毒的“烙印”。即用“药”是生活的全部。对吸毒成瘾者来说,用“药”比吃饭、睡觉、家庭生活等基本需要还重要。她们生活整体混乱,整天可以不见太阳、无工作,甚至日夜颠倒,作息混乱。

说谎是吸毒者最主要的行为特征之一。吸毒是违法行为,吸毒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隐瞒,不但对家庭还是对外界,因此,吸毒者说谎的行为特征是自然形成的。因为说谎是她们逃避外界和内心压力的唯一方式和选择。强戒人员入所后,不说实话,即便是民警了解个人基本情况,也有意隐瞒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有些人虚伪善辩,对于自己吸毒的违法事实以及违纪行为不承认或抵赖,有时“背着牛头不认账”,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巧舌如簧,总想掩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言行不一,对于“戒毒”也是真假难辨。表现为:女性戒毒者进入戒毒所一方面信誓旦旦表示要痛改前非,要戒毒,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5%的人表示出所后会努力戒断毒品,有65%的人表示坚决戒断毒品。但是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寻找毒品。即使在戒毒所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难以获得毒品,但一些特定因素随时可以唤起她们吸食毒品的情感记忆。大部分人承认:即便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对毒品的渴望心理也较重,经常性有吸毒的梦境,此心理产生的外在表现是在无法得到毒品的情况下,从而转向对香烟的依赖性,想通过吸食香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吸毒的感觉,所以利用各种机会获取香烟。

德、法律意识差,漠视他人的感受,损人利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冷酷、缺乏爱心,自私自利,言行不一,缺乏羞耻感,并想博得民警同情得到帮助。吸毒成瘾后,毒资很快成了问题,而女性获取毒资的手段与男性不同,更具有隐蔽性;普遍存在“以淫养吸”的现象,通过卖淫获取高额毒资,因此传播恶性疾病的概率很大,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强戒人员入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其急性戒断症状或稽延性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在生理上控制了毒瘾,心理上也相应地获得某种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吸食毒品造成的行为特征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所以还表现出:情绪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便行动;缺乏自信与决策能力;自卑感强烈、内心孤独、不会交知心朋友;谈吐时可见思维散漫甚至赘述、注意力难于集中、记忆力明显受损、智力活动较迟钝;情感反应以淡漠、沮丧,行为趋于退缩,懒散疲沓、劳动力明显下降。

女性吸毒的社会和家庭原因分析
诱发女性吸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的出现与发展与其他社会问题一样,是各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原因
社会生活的压力。现在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外,要承受工作压力,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对内,要抚养孩子,负担家务,照顾老人。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女性性格的弱点很容易显现出来。

女性较之男性,在社会活动中相对来讲处于劣势,一般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忧郁和焦虑情绪。毒女性这种性格更加突出,当她们遭遇生活中的种种负面事件时,很容易悲观、失望、行为失控,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这时候如果有其他吸毒人员引诱,很容易走上吸毒之路。调查发现,45%的女性初次吸毒的原因是因为好奇并且有他人引诱。

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相貌姣好但文化程度较低是年轻吸毒女性的共同特点。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等边远地区女性受教育机会相应也少,她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进入到城市打工,但由于受到社会就业压力、自身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她们在就业和社会活动与男性和高学历的人相比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导致她们的就业只能是在餐饮、酒店、歌厅等行业从事服务性的工作。

她们的工作具有压力大、节奏快、待遇低、稳点性差的特点,导致这些女性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低落、应激能力下降;而这些地方又是黄赌毒极易藏身的地方,她们有机会目睹这种不健康、奢靡的生活方式,如果女性虚荣心强,爱显示自己,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时,面对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她们就有可能用违背社会伦理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欲望,或用消极的生活方式应对社会。“女性吸毒正是自我控制弱化再加上适合机会的产物”。在这样的场所里与辛苦的打工相比,“陪嗨”是一种不需任何投入而又高收益的生计,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或经人诱惑,便可能刺激部分年轻女性对吸食毒品的参与和冲动。

对女性严厉的纠错问责的传统观念。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女性道德上的要求普遍高于男性,在社会中受到的纠错问责也要多于男性,许多吸毒女性吸毒前本身心理素质差,行为上也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标准,社会给予她们帮助少于谴责,使她们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支持和关爱,女性自尊心强,好面子,加之在工作、家庭、经济上得不到公平对待,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时,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误入歧途;另外,吸毒后,部分吸毒女性“以淫养吸”、实施诈骗等,在这种背景下,女性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整个社会对女性戒毒人员的歧视程度也高于男性。

男性回归社会,人们在盼望他们浪子回头,而女性在严厉的纠错问责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常常把她们打入另册,导致走出戒毒所后也无所事事,在自卑、孤独的情绪中再次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难以抵挡吸毒圈子里人的再次召唤,走上复吸道路。在我们的问卷中二次复吸因精神空虚的人占43%,毒友引诱的占25%。

家庭原因
女性对家庭、集体的依赖性远远高于男性,她们希望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不良的家庭环境或教育使她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年轻的女性在缺乏家庭关爱的情况下,极易走向极端。调查显示,有平均50%的女性吸毒人员父母一方没有正式工作,有45%的家庭父母离异,有25%的人因为吸毒没有结婚,有23%的人因为吸毒离婚。有35%的人认为回归社会最大的苦恼是被社会歧视,25%吸毒女性的“第一口”常常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的,说明吸毒女性在吸毒前都或多或少的交有吸毒的朋友。

“女性吸毒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这些人中一部分因为小时候家庭不幸,得不到父母关爱,受不到良好的文化和道德教育,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扭曲。另一部分人成年后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婚姻不幸福,孩子看不起,丈夫不关心,社交圈子小,心情一直处于苦闷、抑郁、孤独之中。虽然她们在戒毒所内能成功戒毒,但一旦回归社会,就会产生被社会和家人抛弃的感觉,找不到归属感,无奈之下,走上复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