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回归家庭的心理咨询指导

2021年1月20日23:51:29戒毒知识戒毒人员回归家庭的心理咨询指导已关闭评论

回归之路

在下李云齐,上海市公民,就职于上海一家戒毒机构,从业已有9年。我们把从强制戒毒所出所的人员成为戒毒学员,戒毒学员出所后回到家庭,融入社会,是有一定陌生感的,他们需要时间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同时,希望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多多鼓励,多多关心,多多宽容。他们是受害者,浪子回头金不换。

下面这篇文章从回归角度展开对戒毒人员出所后的分析,很有价值,现拿来与大家分享。戒毒学员回归心理指导(山西青年2021):

理清戒毒学员回归遭遇的现实问题和困惑及其背后归因方式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有助于完成毒品戒治的重要环节和最终目标,辅之以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归因思想的引领,有益于推进回归心理指导的本土化,实现因地制宜的心理指导。

一、回归遭遇的现实困惑
回归社会是一个被重新接纳和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家庭和戒毒学员本人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接纳自我能够促进自我的建构与完善,提升拒毒的自我效能感;家庭的接纳能够提供亲人的支持和鼓励,拥有面对问题坚固的堡垒;社会的接纳能够帮助学员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圈,平等的获得医疗、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权利。

然而这些重要角色并不总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学员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三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很有可能被推向相反的方向,引发复吸。戒毒学员回归社会与其他类型社会改造人员相比遭遇的问题更多,学员复吸后的真实反馈“我现在在家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觉得吸了之后就有精神了”“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和我保持距离,家里的亲人对我也很冷淡,这真的让我很伤心,既然他们都不相信我,那干吗还要辛苦克制自己”等情况,折射出家庭与社会的接纳和认同存在不足,造成学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归属和认同的剥夺,实质上这种归属和认同的缺失可能不仅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客观支持相关,还与学员在心理上的回归有关。

如果只是单纯的生存与生活上的帮助,缺乏情感上的关怀,就会在无形中将回归社会的学员推向心理上的边缘。研究从回归学员的归因视角切入,并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归因思想,推进戒毒回归心理指导的本土化。

二、心理归因之术
国内已有多种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毒品戒治,已有学者尝试运用人本主义治疗思想干预戒毒心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戒毒康复等,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心理学在戒毒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归因理论在戒毒领域的研究已逐渐得到重视,已有学者依据归因理论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学员归因认知过程的改变影响戒毒行为,但具体到回归心理指导领域目前仍然不够充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归因思想也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二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相对契合的关系,现代心理学的科学严谨的理论分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能够为戒毒学员回归的心理指导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倾向于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指个人自身的因素如能力、情绪、态度等;外因则是个人以外的影响因素如情景、遇、运气等。韦纳补充了原因的稳定性和控制性,他认为在内因和外因之下事件原因还存在着稳定与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的区别。

已有研究表明,吸毒者的归因方式与复吸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复吸次数的增加,吸毒者的归因方式越来越消极,吸毒者倾向于将吸毒和复吸作内部归因,强制戒毒作外部归因,这类人在回归社会后很容易走上复吸之路。媒体上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戒毒的困难以及高复吸率等在提高公众认识的同时,客观上也让人产生了吸毒成瘾后难以戒除乃至无法戒除的潜在观念。无论是生理脱毒还是教育适应等其他阶段,当下的戒毒教育总体上还是以传统的说教为主,接受过强制戒毒教育的学员内心更倾向于认为毒瘾是难以根本戒除的,也就造成了他们认为的吸毒的原因是“稳定的、不可控的”,形成习得性无助。这种习得性无助不仅体现在戒毒学员身上,其家庭也会笼罩在戒毒失败的乌云之下,想要摆脱这种戒毒失败的无助就必须调整甚至重建归因模式。

归因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会影响人们在具体事件的分析的认知和行为。尽管事件的原因是客观不变的,但人们对它的主观判断却可以是多样的。荣格认为,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因此,要加强针对性的归因训练,培养学员形成有益于成功戒毒、有助于解决回归困境的归因方式。首先在强制戒毒的阶段要灌输大量的成功案例,让学员对于成功戒毒归因于是可控的,毒瘾是可以戒除的。其次,要培养学员灵活的归因策略,努力化解学员归因风格“一边倒”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归因方式解决回归社会的遭遇的困难,引导学员分析客观实际,树立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破除对戒毒失败的恐惧和无助。

三、文化提升之道
归因理论虽是西方学者系统性的阐述并逐渐加以发展和完善,但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出现朴素的归因思想,尤其体现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单一西方引入的归因理论如果只是生硬的嫁接在戒毒回归心理指导之上,其效用的发挥将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甚至背道而驰。因此,要想实现归因理论的应用和我国戒毒回归心理指导的衔接与融合,更大程度地发挥理论的价值,增强回归心理指导的本土化特征,就势必要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求诸己的归因
戒毒学员回归社会摆脱了戒毒所内的强制要求和匮乏的刺激源,回到社会中势必会遭遇各种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己内心冲突等多种困境,难免陷入道德焦虑、选择困难的艰难处境。孔子注重通过“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完善个体的归因风格来塑造君子人格。吸毒人员往往在金钱和情感上都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当学员回归家庭时,家人会产生明显的拒斥,学员不知道如何应对以重新获得家人的接纳,进而再次沾染毒品。

如果只是生硬的教育学员要进行内归因,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可能会使学员形成逃避型人格,增大回归社会的难度。此时,应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经典论断思考,启发学员品味经典,领悟向上向善品格的形成,内心以“君子”的品行为比照,对自我言行提出具体要求。社会上遇到的困境亦同理。这本质上还是从归因方式上强调了对个人行为结果的归因应从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内部归因,而非从外部机遇、他人影响等方面进行内部归因,但与之冰冷的“内因”“外因”理论说教相比较,则更具灵魂和人文情怀,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更易于接受。

(二)求诸天命的归因
求诸己的归因思想旨在帮助学员解决回归面临的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的状况,引导学员自觉自律,但当事情已然发生或者尽力之后结果仍然不如意时,倘若继续做求诸己的归因,学员难免深陷懊悔之中以至于对生活感到无力。因此,学员还应掌握求诸天命的归因以补偏求诸己的归因方式。孔子一生积极入世为政,但结果道不能行,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前行的动力,“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的超然态度展示了孔子归因于天命的思想。戒毒学员回归社会之后,求诸己的归因思想还是没能挽回家庭和社会的信任,抑或是早在学员尚未出所之前,丈夫或妻子已经决定离开,面对破碎的家庭觉得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便开始自暴自弃。

倘若此时冷冰冰地告诉他,亲人的离开是“不可控”的,任你再如何鼓励或者安抚都无法再激起他生活的热情。相反,可以以孔子一生坎坷而不得志,尽人力而不得,但仍能知难而进,在“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时,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鲜活人生事例,将归因的思想沉淀在历史的演进之中,在学员面前树立不忧不惧、泰然自若的“君子”形象,归因天命但不信天由命的超脱状态。

挖掘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归因思想是将归因理论与实践用中国思维概括整合,更加贴近戒毒学员的思维方式,更易激发回归人员的心理感触,从而有效避免西方心理学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时带来的文化差异,使归因理论更具灵魂和人文情怀,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助推戒毒学员在本土文化底蕴下品味、思考、感悟人生,对其融入社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同时对于丰富我国强制戒毒工作的体系化和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回归心理指导工作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在戒毒学员回归社会的心理指导过程中,以现代心理学条目清晰、逻辑严谨的归因理论,通过内外归因方式和原因的稳定性、控制性等方式,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戒毒回归进行心理指导。但生硬地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学员所面对的具体情境中,难免让人觉得有生搬硬套之嫌,且对于学员内心的接受程度难以确定。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归因思想,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我国戒毒工作实际相衔接,以更加符合国人思维的归因方式,激发学员心理感触,形成有力的心理抓手,推进戒毒回归心理指导的本土化。这也是在戒毒回归领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