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是老李在杭州市一家知名企业中的污水验毒实验室,学习拜访,受益匪浅。污水验毒这项技术在欧美国家也是已经全面开展,以监测大范围区域的毒情,在我国禁毒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该企业参观学习,老李可以帮你预约。
污水验毒和毛发验毒其实原理差不多,但操作流程还是不同的,毕竟样本不同,在样本前处理方面不一样。
下面是我从网络摘录的城市污水验毒资料,有做删减,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由于吸毒人员对毒品的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经人体代谢后出现在城市污水等水环境中。 通过对城市污水中的毒品代谢物和毒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检测 ,并结合城市污水的对应处理人数和人体代谢毒品衍生物的比例,对区域内毒品滥用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即“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法”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法是一种新兴的对精神药品滥用进行评估和调查的方法。 具有客观、实时、准确、便捷、有效的优点。 且与传统的滥用评估方法相比其优点在于较强的客观性,可以很好的评价区域毒情。传统的滥用评估方法大多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受制于毒品滥用人员的敏感性,调查对象的主动性弱弱,受调查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大,因而调查评估的结果不稳定。
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法的调查对象为服务广东某市A区、B区和C区的污水处理厂未经处理的进水口样本,并已经排除未在运行中或者纯工业污水处理厂,共采集样本20份。 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法研究获取的数据数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评估本地区及全省范围内的吸毒人群规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科学依据。
我国目前流行滥用毒品仍以合成类和阿片类毒品为主,因此本次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法的目标物为常见的海洛因(含吗啡)、甲基苯丙胺、氯胺酮、MDMA、可卡因五种毒品,通过测定进水口样本中毒品母体或代谢产物的水平,根据进水流量和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数量,结合该毒品人体代谢模式,计算其人均消费量。
对广东某市毒品滥用规模评估综合污水监测数据,项目组成员使用污水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于现阶段广东某市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了科学评估,尽可能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广东某市毒品滥用显隐比计算结果表明,广东某市甲基苯丙胺显隐比为1:1.89,海洛因显隐比为1:0.5,氯胺酮显隐比为1:3.12,即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的显性人群规模均小于隐性人群规模,表明当前广东某市合成毒品潜在滥用人数较多,消费市场规模较大。海洛因的显性人群规模大于隐性人群规模,表明以海洛因为代表的传统毒品虽在当地仍具有一定消费市场,但通过长期有效治理,市场规模已经持续萎缩,实际滥用人群不断减少,这也与我国毒品滥用形式相符。
也可能与新冠肺炎期间严格的管控措施有关,广东某地区的阿片类毒品供应渠道大多为海外走私,新冠肺炎期间的严格管制使走私毒品供给量减少,海洛因毒品滥用人群萎靡。
综上所述,广东某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吸毒人员基数大,潜在毒品市场规模大,受毒品迭代影响,该地区毒品滥用形势较为复杂,各类毒品滥用均存在一定规模,主要流行趋势以合成毒品为。甲基苯丙胺的流行传播较广,该地区甲基苯丙胺的流行率(0.27%)与显隐比(1:1.89)较大,表明,该地区甲基苯丙胺为其主要流行毒品。 海洛因滥用人群呈现萎缩。 该地区海洛因滥用流行率(0.017%)与显隐比(1:0.5)较小,且显性人群数量已然多于隐性人群,表明,该地区,多数海洛因滥用人群均已列入管控,海洛因滥用规模呈现萎靡。
广东某市毒品问题治理成效显著,由污水检测技术得出的广东某市吸毒人员显隐比为1:1.13,小于国际上的认定标准即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显隐比1:4~6、海洛因滥用者显隐比1:3~4,表明广东某市吸毒人群规模萎缩,原因在于禁毒部门对于本地毒品问题进行了长效深入治理。 一方面针对制造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合成类毒品的行为加以长效持久的打击,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吸毒人员查处收戒并出台社戒社康新举措,加强了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级分类和潜在隐患排查管控,减少了毒品需求。